1、氟制冷剂泄漏
【故障分析】系统氟制冷剂泄漏后,制冷量不足,吸、排气压力低,膨胀阀处可听到间歇性“吱吱”气流声比平时大很多。蒸发器无霜或有少量浮霜。如果膨胀阀孔加大,吸气压力不会有太大变化。停机后,系统内的平衡压力一般低于相同环境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。
【排除方法】氟制冷剂泄漏后,不要急于给系统充注氟制冷剂,而应立即找到泄漏点,修复后再充注氟制冷剂。
2、维修后氟制冷剂加注过多
【故障分析】修复后的制冷系统充注的氟制冷剂数量超过系统容量,氟制冷剂会占据冷凝器一定的容积,减少散热面积,降低制冷效率,吸入和排出压力是常见的。如果压力高于正常值,蒸发器不会结霜,库内温度下降速度会减慢。
【排除方法】根据操作程序,停机几分钟后必须在高压截止阀处释放多余的氟制冷剂,此时也可以释放系统中的残余空气。
3、制冷系统中有空气
【故障分析】制冷系统中有空气会降低制冷效率。突出现象是吸、排气压力升高(但排气压力尚未超过额定值),压缩机出口至冷凝器进口温度明显升高。由于系统中存在空气,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均升高。
【排除方法】停机后几分钟,可连续多次从高压切断阀排出空气,有的 氟制冷剂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填写。
4、压缩机效率低
【故障分析】制冷压缩机效率低是指在工况不变的情况下,实际排量减少,导致制冷能力相应下降。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使用时间较长的压缩机上。磨损大,各部件配合间隙大,阀门的密封性能降低,导致实际排量减小。
【故障排除】检查气缸盖纸垫片是否破损导致泄漏;检查高、低压排气阀是否关闭不严;检查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
5、蒸发器表面霜太厚
【故障分析】长期使用的冷库蒸发器应定期除霜。如果不除霜,蒸发器管道上的霜层会越来越厚。当整个管道被透明的冰层包裹时,会严重影响传热。结果,仓库内的温度达不到要求的范围。
【排除方法】停止除霜,打开库门让空气流通,或用风扇加速流通,减少除霜时间。
6、蒸发器管路中有冷冻油
【故障分析】制冷循环过程中,蒸发器管路内残留有部分冷冻油。长时间使用后,当蒸发器内残油较多时,会严重影响传热效果,造成制冷不良。
【排除方法】排除蒸发器内的冷冻机油。拆下蒸发器,吹干,然后干燥。如果不易拆卸,可用压缩机从蒸发器入口处抽气,然后用喷灯烘烤。
7、制冷系统不畅通
【故障分析】由于制冷系统未清洗,使用一定时间后,过滤器内逐渐积垢,部分网孔被堵塞,导致氟制冷剂流量减少,影响制冷效果。系统中膨胀阀和压缩机吸气口处的过滤器也有轻微堵塞。
【排除方法】可将微堵部位拆下,清洗干净,晾干,然后重新安装。
8、过滤器堵塞
【故障分析】干燥剂使用时间长了,变成糊状密封过滤器,或者污垢逐渐积聚在过滤器内,造成堵塞。
【排除方法】拆下过滤器,清洗、干燥,更换新的干燥剂,安装到系统中。
9、膨胀阀感温包氟制冷剂泄漏
【故障分析】膨胀阀感温包内的感温剂泄漏后,膜片下方的两个力将膜片向上推,阀孔关闭,系统中的氟制冷剂无法通过,导致不制冷。冷藏。此时膨胀阀不结冰。结霜时,低压呈现真空,蒸发器内听不到气流声音。
【排除方法】停机并关闭截止阀,拆下膨胀阀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,如果没有,用嘴吹膨胀阀进口是否通气。也可目视检查或拆开检查,损坏时更换。
10、冷风冷冷凝器的冷库降温效果差
【故障分析】
① 风扇未开启。
②风扇电机损坏。
③风扇反转。
④ 环境温度较高(40℃以上)。
⑤ 冷凝器翅片被油污、灰尘堵塞,空气不流通。
【排除方法】用钢丝刷清除表面灰尘,或进行清洁。
11、水冷冷凝器的冷库散热效果差
【故障分析】
①冷却水阀门未打开或开度太小,进水压力太低
② 水控制阀失灵。
③冷凝管壁水垢较厚。
【排除方法】检查冷却水量。去除水垢。
12.系统中有残留空气
【故障分析】系统中有空气循环,排气压力过高,排气温度高,排气管发烫,制冷效果差,压缩机运转不足,排气压力将超过正常值。
[排除方法] 停止机器,从排气阀孔放气。
13、吸气压力低引起停机
【故障分析】当系统中吸气压力低于压力继电器整定值时,其触点动作,切断电源。
【排除方法】1、氟制冷剂泄漏。 2.系统被阻塞。
14、温控器失控
【故障分析】温控器调节不当或温度传感器安装不当。
【故障排除方法】拆下温控器修复其触点,调整,调整温度传感器位置
15、其他原因造成的突然停机
【故障分析】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,经常需要启闭排气、吸气、阀门。有时因疏忽未打开截止阀,造成排气压力急剧升高。
[补救措施]立即停车,防止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