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熏蒸也可以作为土壤修复和灭菌的较常用方法之一,减少喷药次数,杀灭土传病原菌,防止死苗、烂苗。有时操作错误,农药熏蒸剂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。别担心,今天我们就来告诉大家土壤熏蒸的操作方法!影响土壤熏蒸效果的因素有哪些?如何选择土壤熏蒸消毒剂?
一、影响土壤熏蒸效果的因素
正确的整地是影响土壤熏蒸效果的重要因素。确保土壤中没有农作物秸秆、没有大块土块,特别是残根。因为大多数农药熏蒸剂不能渗透作物残根,杀灭残根中的病原菌。
松土深度大于35厘米。保持土壤的通透性,有利于农药熏蒸剂在土壤中移动,达到均匀的消毒效果。
在一块土地上,土壤的结构应该是一致的。土壤应平整,不能太干或太湿。
为获得较好的除草效果,可在旋耕前对土壤进行淋水,以利于杂草种子发芽,待表土干燥后进行旋耕。熏蒸前至少轮耕一周,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纠正土壤湿度。
土壤温度对农药熏蒸剂在土壤中的运动影响很大。适当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农药熏蒸剂的移动。理想的温度是使目标生物体保持“活”状态,以利于更好的杀灭。通常,理想的土温为15厘米,15℃~20℃。
适当的土壤湿度是为了保证杂草种皮的软化和发芽;害虫处于“生长”状态;有足够的湿度来“激活”农药熏蒸剂。此外,湿度有助于农药熏蒸剂在土壤中的移动。一般情况下,土壤湿度应在60%左右。
由于农药熏蒸剂对不同塑料布的渗透力有很大差异,膜的质量显着影响熏蒸效果。建议使用0.04mm以上的原生膜,不建议使用再生膜。
二、土壤熏蒸的时机
使用土壤农药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的时机一定要掌握好,选择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效果较好。如熏蒸杀灭根结线虫,此时根结线虫大部分聚集在土表,更容易集中杀灭。否则,病虫害迁移到土壤深层后,土壤消毒就会降低效果,导致部分病原菌侥幸逃逸,来年再次发生。
熏蒸后,防止再次感染。 农药熏蒸剂 仅消除土壤中现有的病虫害。它没有有效期,对重新引入的病虫害无能为力。另外,吸烟后不要将土壤翻得比之前更深。如果之前不翻(浅翻),熏后深翻,就会把深层里没有杀灭的线虫等害虫翻出来。
3、熏蒸后的种植时间
熏蒸后的种植时间取决于处理后的露天时间,以便熏蒸毒气散发出来,避免种植农作物时产生药害。熏蒸后的种植时间很大程度上与农药熏蒸剂的特性和土壤条件(如土壤温度、湿度)有关。
寒冷潮湿时,应增加露天时间;天气炎热干燥时,可减少露天时间;高有机质土壤应增加露天时间;粘土比沙土需要更长的露天时间。
四、农村熏蒸后卫生及管理
土壤熏蒸消毒后,避免病虫害的再次传入非常重要。您可能会无意中将未经处理的土壤中的害虫、前茬作物形成的植物废物以及灌溉水带入经过处理(熏蒸)的土壤中。土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