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氟是一种剧毒元素,对眼睛和呼吸道的粘膜有很强的腐蚀作用。因此,当使用 氟化溶剂 设备操作人员应佩戴氯丁橡胶手套、外套和靴子,以及由高氟化聚合物制成的透明面罩,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。
泄漏处理: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,将人员转移至上风处,立即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呼吸器,穿防护服。从逆风方向进入场景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喷水稀释并溶解。修建堤坝或挖坑以容纳大量废水。如有可能,用排风机将残余气体或泄漏气体送至洗涤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柜。泄漏的容器应妥善处理、修复,检查后使用。如果泄漏来自用户系统,则应关闭钢瓶阀门,并在修复前泄压并用惰性气体吹扫。废气解毒后,要用大量空气稀释。
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离
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,必须及时紧急疏散周围人员和居民。
疏散距离有两种:紧急隔离区以紧急隔离为半径的圆圈,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进入;背风疏散距离是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范围,即该范围内的居民存在有害接触风险的范围,可采取疏散、关闭住宅窗户等有效措施,并且保持沟通以遵循指示。由于夜间天气条件对毒气云的混合作用较白天小,毒气云不易消散,因此背风疏散距离相对白天较远。黑夜和白天的区别是基于太阳的升起和落下。